12小时蹲点纪实:愿每一个打拼在上海的人,劳有所居 | 十分上海
黄色的外墙
敞亮的天井
干净的走廊
整齐的非机动车位
全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
……
拐进长宁区镇宁路405弄
4栋刚启用的保租房在弄堂口格外显眼
来前听说
尽管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
但这里不光租金实惠、装修交付
而且入住条件还有些特别
眼见为实
本期“十分上海”蹲守晨建公寓12小时
看看入住的都是谁
听听住户的心里话
聊聊关于“一张床”的那些事
老弄堂里的保租房
“今年6月开始,陆续有快递员和环卫工住了进来。”作为晨建公寓物业管理员,费新芳像这里的宿管阿姨,从入住到报修,住户有需求就会找到她。
据她介绍,这4栋保租房由征收后的老旧居民楼改建而来,每栋楼3层高,每间房间放置两张床,可提供38套房源,共104个床位。“截至11月底,约80个床位租给快递员和环卫工。”费新芳展示着电脑上的管理系统。
对于住户,她总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城市基础服务提供人员。让这些劳动者安心地居住,是晨建公寓所担负的使命。费新芳觉得照顾好这里的每一个人,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,“这里也是长宁区首批‘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’,目的就是让周围的一线劳动者在上海有个家。而我一定要把家看护好。”
公寓的白天静悄悄。“凌晨四五点,环卫工出去上班;早上七八点,快递员准时开工;上午九点后,楼里基本空了。”费新芳把大家的辛劳看在眼里,“你猜几点是最热闹的时候?晚上8点!那时候有做饭的、洗澡的、洗衣的、同事间还串门吃饭,这些年轻人早出晚归,可生活有滋有味。”
党群服务中心成“最佳配套设施”
中午11点,我们采访到了今天的第一位住户。原来,这位顺丰小哥刚派完件,准备回来休息。
“离站点近,骑回来10分钟,吃个饭打个盹都可以。”杨红超住双人间,他认为最大的优点是上下班距离近,其次环境好价格也实惠,“现在月租金900元,之前租的老房子不光贵,木地板走路会‘咯吱咯吱’响,还容易有跳蚤,卫生和硬件没办法和这里比。”
才聊5分钟,杨红超就接到了新单,他推荐去隔壁党群服务中心转转,据说那里是快递员的“集体食堂”。果然,镇宁路党群服务中心一楼,圆通速递站点负责人石俊松和同事正在吃饭。“你看附近老人也来打包饭菜,味道绝对过关,只要提前预约,第二天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。”
搬来晨建公寓3个月,石俊松已对此地了如指掌,分享起亲身体验后的党群服务中心“使用指南”,“一楼除了食堂,旁边是健身房。二楼有自习空间和阅览室。三楼是一个空中露台,坐着晒晒太阳别提多舒服了。”
石俊松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多功能厅。“中秋节刚和顺丰的邻居们一起搞了联谊会,玩了猜灯谜。其实彼此业务上可能是竞争对手,但生活中都是兄弟。”他觉得,既然住在一个公寓里,那么同样风里来雨里去的小哥就该是互帮互助的近邻。
“这里就是我们在上海的家!”
晚上6点,我们遇到了回来做饭的吴月英。她一天要打两份工,凌晨5点出门去小区做保洁,中午12点再上街做清洁。“现在回来吃口饭,然后7点再上岗扫一遍马路,再拉小车检查一遍。”她负责宣化路的环卫工作,从靠近安西路的这一头到靠近凤岗路的那一头,一扫就是7年。
“过去骑自行车上班要1小时,吃饭也都在外面解决,你看我现在这条件,上班走路5分钟,和同事住双人间真舒服。”吴月英细数房间里的布置,床头柜上摆着新鲜的玫瑰花,窗帘架上挂着老家带来的小玩偶,至于只摆了一床被子,那是因为天气还没那么冷,和同事一块儿睡既暖和又省空调费。
这位河南大姐3年没回老家了,她打算今年春节把3个孩子叫来一起过年,工作家庭两不误,“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在长宁的这个家,感受下新房的环境,还有周边的繁华。”
晚上7点是公寓最热闹的时候,第一批下班的圆通快递员忙着起锅烧菜。邵军辉被室友调侃为“厨师长”,清蒸鲈鱼、炒空心菜、辣椒肉片、番茄炒蛋,虽然出于安全考虑这里只能用电磁炉烧菜,但“厨师长”操作得井井有条,一桌菜3个河南老乡就着馒头吃得津津有味。
“住在这儿有家的感觉。你说说在家是什么感觉?”当谈及搬来以后的体验,邵军辉反问我们并解释,“我认为所谓家就是有热气腾腾的饭菜,和父母一起吃饭。只不过出门在外做饭的人变成了自己,父母换成了同事。”
夜已深,顺丰快递员王昌杰终于送完最后一单,妻子正在等他回来给孩子辅导功课。在静安寺跑了十多年快递的他,和大家一样感觉此地交通方便、房租优惠、硬件齐全。他认为,住在这里所带来的安定感是最重要的,“孩子可以一直在这和谐的氛围里长大,比如下课后在天井打打篮球很开心。”
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市住建委、市房管局表示,2023年,上海市积极探索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、建设、运营,和用人单位共享租赁的“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”,这类项目以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,主要面向建设施工一线工作人员、城市运行维护人员和市民日常生活服务人员等定向供应。目前,闵行区有巢公寓社区马桥AI门店、黄浦区西堤爱居公寓、静安区环卫驿站、浦东新区中环汇社区、长宁区晨建公寓等都已投入使用。
愿每一个奔波在路上
打拼在上海的人
劳有所居
新民晚报原创稿件
记者:董怡虹 张剑 刘慧琴
海报:蒋玉涛
编辑:李争